研究目的不同。在我看了,光学遥感更侧重于探究某个地物是什么,解译反演也更侧重于地物在几何和光学形态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红外假影像这种光学波段之外的我们先不说),比如制图和地物分类提取。因为穿透性好,微波遥感更侧重于探索地物的物理和辐射特性,特别是地物内部的性质。
微波可穿透云层无视雨雪,这点比可见光近红外强多了,云的问题很麻烦,南方部分地区国情普查一直做不了就是因为常年云雾缭绕根本没影像。当然穿透性还有其他作用,比如在利用二次回波得到植被厚度等等。白天晚上都能进行(主动遥感)使它在军事上和灾害侦查方面很重要。
微波是的波长为 1mm ~1m,频率为 300 GHz ~300MHz,它的产生是由物质的分子旋转和反转、电子自转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微波的发射与接受是通过成像雷达来进行的,雷达可以安装在地面、飞机、卫星上,因此微波遥感也称雷达遥感。
1、微波是的波长为 1mm ~1m,频率为 300 GHz ~300MHz,它的产生是由物质的分子旋转和反转、电子自转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微波的发射与接受是通过成像雷达来进行的,雷达可以安装在地面、飞机、卫星上,因此微波遥感也称雷达遥感。
2、微波遥感能感测比红外辐射波长更长的微波辐射,工作波长在1~1000毫米的电磁波段。它具有穿云破雾、夜间工作的能力,是一种全天候的遥感手段。微波遥感器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3、微波遥感:是传感器的工作波长在微波波谱区的遥感技术,是利用某种传感器接受地理各种地物发射或者反射的微波信号,藉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地物所需的信息。
4、微波主要应用于军事和通信方面。微波的最重要的应用是雷达和通信。此外,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医学、生物学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包括测量和加热两个方面。
主动遥感特点:不依赖太阳辐射,可以昼夜工作,而且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主动选择电磁波的波长和发射方式。用于主动遥感的电磁波是微波波段和激光,它采用脉冲信号和连续光束。普通雷达、侧视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红外雷达、激光雷达等都属于主动遥感系统。
气象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气象雷达是用于警戒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的主要探测工具之一。气象卫星是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
光学遥感技术: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等波段的影像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用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等方面的监测和测量。微波遥感技术:主要针对地表水、土壤、冰雪等介电参数不同的物质进行测量和探测,可用于海洋、气象、环境等领域。
可见光遥感: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遥感方式。对波长为0.4~0.7微米的可见光的遥感一般采用感光胶片(图像遥感)或光电探测器作为感测元件。可见光摄影遥感具有较高的地面分辨率,但只能在晴朗的白昼使用。
首先明白一下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以激光为光源,通过探测激光与被探测无相互作用的光波信号来遥感测量的.使用振动拉曼技术进行测量的激光雷达技术即为拉曼激光雷达,主要用于大气遥感测量。拉曼激光雷达属于遥感技术的一种。
微波遥感:传感器探测波段在1mm~10m之间,如扫描仪、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常见的多波段遥感就是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成若干窄波段来同步探测,并同时得到目标物不同波段的多幅图像。目前所使用的多光谱遥感传感器有多光谱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和反束光导管摄像仪等。
1、海洋一号D卫星于2018年9月7日发射成功。海洋一号D卫星,是中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也是中国首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该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应用,将显著提升中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预报能力,有力支撑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并对服务全球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年成功发射的海洋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三颗海洋卫星。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海洋二号卫星(HY-2)是继海洋一号A卫星和海洋一号B卫星之后,成功发射的第三颗海洋卫星,也是我国的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3、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是“海洋一号”(“HY-1”)卫星,是于2002年5月15日9时4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该卫星运行工作寿命两年。卫星发射升空至870千米高度后,为了得到较短的重复观测周期和保证可观察区域的日照度,卫星需要降轨到798公里的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上业务运行。
4、海洋二号C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这颗卫星主要是用于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我国海洋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监测手段。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卫星遥感信息。
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FY-1A,这是我国的第一颗气象卫星,也是自主研制的第一颗遥感卫星,能够用于海洋观测和监测。1999年,我国又发射了首颗海洋资源卫星HY-1,专门用于海洋资源调查,能够实现海面风、海流、海温等海洋环境参数的遥感观测。
1、作为入射电磁波源,微波和可见光在测量中的区别如下 可见光:所观测的电磁波的辐射源是太阳。该遥感数据对地标目标物的反射率有很大的依赖性,根据反射率的差异可以获得有关目标物的信息。微波:所观测的电磁波的辐射源有目标物(被动)和雷达(主动)两种。
2、光学遥感的定义比较模糊,按遥感的探测波段分类的话,可以区分的是0.38-0.76微米的可见光遥感(按太阳辐射,如航空摄影);0.76-1000微米的红外遥感和1微米-10米的微波遥感(用人工发射的微波段,如侧视雷达成像)。
3、可见光遥感属于光学遥感,可见光遥感使用光学技术,微波遥感则是采用无线电技术。探测波段: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范围0.38-0.76um;微波遥感探测波段范围通常大于1mm,但其中的激光雷达波段范围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