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地空导弹与无人机协同技术(地空导弹实战先例)
发表日期:2024-07-08

无人机为什么不能发射空空导弹?

无人机不适合执行空中侦察任务,因为它们的尺寸限制了搭载大型雷达的能力,而这一任务已由预警机承担。 从外形和飞行特性来看,武装无人机如翼展过长,机动性较差,缺乏与战斗机抗衡的能力,因此无需具备空战功能。 尽管如此,无人机完全能够发射空空导弹。

专家指出,这一限制因素使得无人机无法装备空对空导弹。首先,现代无人机主要是用于战场侦察和对地攻击,而没有一款真正可靠的制空无人机。如果有了一款可靠的制空无人机,可能会导致固定翼战斗机在未来被无人机取代。从成本和作战效率角度来看,无人机比载人固定翼战斗机更优越。

在目前无人机发展的低级阶段,发展空对空打击手段需求不迫切,技术还有障碍,所以没有这样的装备。随着无人机作战强度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无人机发射的空空导弹,至于装备的速度就跟以后的战争强度。规模以及对抗强度有关啦,同样的过程可以参见有人驾驶飞机从应用于战争开始的发展历程。

对于作为战略武器的大型无人机来说,虽然它们有足够的载重和升限来携带空空导弹,但是现有的远程控制技术尚不成熟。无人机依赖的无线电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尤其是面对有针对性的电子战措施时。此外,信号传输延迟意味着无人机的反应时间比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慢,这使得无人机进行空对空战斗变得非常困难。

无人机为什么不能发射空空导弹?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无人机不是不能发射空空导弹,而是无人机不需要具备能够发射空空导弹的功能。这个问题就好像是龙泉宝剑为什么不能用来切肉一样,不是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是主观选择不需要。

言归正传!无人机是不是就不能发射空空导弹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无人机当然可以发射空空导弹,作为一种武器载机,无人机虽然没有空战的能力,但从载重能力来说,挂载空空导弹也是绰绰有余,发射空空导弹也是极有可能的。

军用无人机能否和战斗机正面交战?

1、军用无人机能否和战斗机正面交战?目前,在主要国家装备的军用无人机中,能够执行攻击任务的无人作战飞机全部都是多任务无人机(如MQ-MQ-1),这类无人机既能执行侦察任务,也能执行对地突击任务,也就是说,这类无人作战飞机所执行的作战任务是对地面目标进行空中打击。

2、要看是什么无人机。如果是科幻片和游戏里经常出现的那种小体积无人机的蜂群,则战斗机可以轻易蹂躏这种作战单位,在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外发射完弹药扭头就走,小型无人机追不上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也没法装备能够堪比导弹射程的武器。

3、可以,二战的战斗机火力足有4挺~6挺62以上的机枪,对付现在的无人机绰绰有余。

4、无人机的航速、航程和载弹量通常低于传统战斗机。它们的设计更注重于特定的任务,如侦察或打击,而不是长距离高速飞行或携带大量武器。 在空战环境中,无人机可能面临缺乏机动性和速度的挑战,这使得它们在与具备高机动性和速度的敌方战斗机交战时处于不利地位。

5、如果是采用攻击11无人机,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悄无声息地靠近,并且消灭敌人,而不需要为人员的安全担心,这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作战手段。

成功赶上西方水平,我国新隐身无人机

成功赶上西方水平,我国新隐身无人机 在现代战争当中,隐身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目前将这种技术应用的最到位的装备也就是五代隐身战机了,而除了此型战机以外,美国还将这种技术应用到了他们的轰炸机领域,其B2轰炸机就是最好的代表。

总的来说,我国隐身无人机的研制和生产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为我国隐身无人机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彩虹7型无人机是我国一款具备隐身和突防能力的先进无人机,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3吨。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的使用通常基于对空中优势的控制,但在高风险环境中,无人机需要具备强大的隐身和突破防御的能力。因此,未来空战中,具备隐身和突防能力的无人机将成为发展趋势。

中国成功研发隐身无人攻击机“利剑”,提升国防实力2013年11月21日,中国自主研发的隐身无人攻击机“利剑”在国内超级军事论坛上曝光了其首飞照片。这款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制造的先进无人机,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4个拥有这种高端技术的国家。

中国无人机战斗力如何?

除了以上提到的武器装备之外,我国还在积极研发推广其他新型武器,如空天飞机、无人机和导弹防御系统等,这些武器的出现将进一步提升我军的战斗力和战场适应性。

未来作战中无人机作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方式,而无人机之所以会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要战斗力,是因为其优势非常明显。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导力量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得天独厚的战术优势。首先,无人机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可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作战任务,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但是美媒再三强调,中国的彩虹无人机可能尚未具备过硬的执行能力,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的猜想,中国的卫星技术、雷达系统以及海上编队等全面发展滞以后,将拥有极强的战斗力。可见,在未来,在太平洋,中国的话语权将逐渐扩大,当然,这是建立在日益精进的航天技术、武器装备的基础上。我们拭目以待。

野战防空未淘汰,无人机将是战场主流

1、野战防空未淘汰,无人机将是战场主流 2020年9月27日,位于高加索地区的两个国家: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冲突,随即演变成一场“边境战争”,之所以称之为“边境战争”,双方未有大规模的地面冲突,但是却进行着持续的炮火攻击和导弹轰炸。在这场“边境战争”中,表现出色的便是阿塞拜疆的无人机部队。

2、在现代战场上,我军野战部队面临着多种空中威胁,从高到低包括无人机群、巡飞弹、SDB携带能力以及传统武直携带的反坦克导弹。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军建立了一套立体化的防空体系,包括三层防护网:HQ-16负责拦截战术空地导弹等,HQ17/A提供伴随防空,高射炮和单兵防空导弹进行末端拦截。

3、如何在现代战场环境下有效对抗无人机,已经是一个全新且重要的军事课题。平心而论,军事学说和军工技术继承自苏联的俄罗斯军队,其实很重视野战防空体系的打造,毕竟冷战时期的苏联陆军就很注重防空作战,并开发了多款自行式高射炮或防空导弹发射车,这些装备具备极强的“伴随式防空作战能力”。

4、尽管电科集团未公开这款无人机的具体性能参数,但据推测,其巡航高度应在200-500米,飞行速度约100km/h,单机全重不超过10千克。这种低空低速的小型目标,使得大多数野战防空系统无能为力,传统高射机枪也很难有效应对,反而可能成为无人机的攻击目标。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