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近年来遥感技术的动态(遥感技术发展历程)
发表日期:2024-08-26

中国的遥感技术取得过哪些重大成果?

对重大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灾情评估,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遥感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我国在“八五”期间建立了重大自然灾害(洪水、林火、干旱、地震、雪灾等)遥感监测评估系统。

海洋三号卫星是中国在SAR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具备多达十多种观测模式,工作模式灵活多样,其分辨率高达3米,观测幅宽达到5至650公里,成为中国利用SAR技术获取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卫星之一。

对于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的动态管理,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实时的监测信息。例如,NOAA/AVHRR全国植被指数季相数据和最低云量季相影像,为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视觉依据。此外,他们还研发了先进的“4D”资源环境遥感技术系统,提升了数据处理的精确度和时效性。

世纪90年代以来,遥感考古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果。科技考古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珠江口发现明代沉船,并在海域调查中揭示出大量沉船。例如,在长江口地区,发现了500多艘不同历史时期的沉船。

遥感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遥感在农林方面的应用有作物估产与精细农业、农作物长势监测、森林资源的调查与监测、森林覆盖率调查等。如美国曾利用遥感图像对世界小麦产量做过估算,准确率达90%。遥感在农林业的应用给国家带来了显著收益。

2、城市规划中需要地物的社会属性,但靠遥感只能间接获取,主要还得靠实地调查解决。遥感信息的获取、解译技术还比较复杂,成本还比较高,需要多种专业人员的配合才能实现。有的城市花了钱,进行了遥感调查,但相关技术人员配合不全,或规划人员参与不够未给规划提供大量有用信息。

3、.地质、矿产方面的应用 遥感技术为地质研究和勘查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可为矿产资源调查提供重要依据与线索,为高寒、荒漠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地质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特别是卫星遥感,为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的地质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自然和人造环境进行实时、精密的监测,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森林采伐、湿地消失、海洋污染等各方面信息及数据,有利于开展环境治理和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卫星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全球主要的地球观测卫星中。

5、遥感的本质是反演,而从反演的数学来源讲,反演研究所针对的首先是数学模型。因此,遥感反演的基础是描述遥感信号或遥感数据与地表应用之间的关系模型,也就是说,遥感模型是遥感反演研究的对象。要进行遥感反演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地表遥感像元信息的地学描述。

林业遥感的前沿有什么动态?

. 林业遥感要从定性走向定量,从静态估测到动态监测,从实验走向生产实际应用。 采用新的遥感资料,Landsat-1…SPOT1…CBERS-雷达图像和高光谱图像(MODIS)、IKONOS、QUICKBIRD等.多种信息复合,如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不同分辩率住信息的复合,提高林业遥感的分类精度。

随着科技的革新,林业科学研究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生物工程、原子能同位素遥感以及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实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提升监测的精确性和效率。

遥感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火灾动态监测、森林碳储量测评等方面极具优势,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提高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遥感技术的由来 遥感技术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美国。

SAR卫星遥感市场的重塑与商机——演讲全文

市场格局:SAR卫星遥感市场大小分析 全球视角下,SAR卫星市场相对较小,从2013年到2022年,全球共发射微小卫星5600多颗,SAR卫星相关企业较少,与光学卫星企业形成对比,显示SAR市场尚不成熟。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信息存储、处理与应用技术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监测与环境保护等国土资源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遥感技术发展呈现如下重要趋势。

以下内容由AI识别输出,未经嘉宾确认)聚焦SAR卫星遥感市场的崭新视角与机遇 本文分享了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领域的新观察与洞察,基于即将发布的研究报告《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遥感市场研究报告》。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